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统计考核与报告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序言+目录+摘要)

来源: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时间:2020-03-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序言+目录+摘要)

20132月)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明确规定,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已成为各方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基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成为各方加强合作的共识,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已成为各方共同追求的目标。

根据《公约》的规定,每一个缔约方都有义务提交本国的信息通报,内容包括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为履行《公约》已经和将要采取的措施,以及缔约方认为适合提供的其他信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自己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早在2004年就已经提交了初始国家信息通报,2008年组织国内有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国有企业和社会团体,根据《公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有关非附件一国家信息通报编制指南,启动了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经过近 4年的努力,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报告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反复修改,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国务院批准。

经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分为国家基本情况、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实现公约目标的其他相关信息、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方面的需求、香港特别行政区应对气候变化基本信息、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对气候变化基本信息等篇章,全面反映了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情。根据《公约》的有关决定,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报告给出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为2005年数据,其他章节有关现状的描述一般截止201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原则,本报告中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信息分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保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提供。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只能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加以推进,只能靠各国共同发展来解决。中国将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出发,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中国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履行自己在《公约》下承诺的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和专项行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和战略政策对话,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建立资金、技术转让国际合作平台和管理制度,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的贡献。

 

 

目 录

摘要

第一部分国家基本情况

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资源

第二章 社会与经济发展

第三章 国家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四章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机构

第二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

第一章 2005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

第二章 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第三章 温室气体清单的不确定性

第四章 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趋势

第三部分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第一章 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

第二章 气候变化影响与脆弱性评估

第三章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

第四部分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第一章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与目标

第二章 调整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第三章 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源效率

第四章 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第五章 稳定和增加森林碳汇

第六章 控制工业生产过程、农业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

第七章 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与机制建设

第五部分实现公约目标的其他相关信息

第一章 气候系统观测

第二章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第三章 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

第四章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交流

第六部分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需求

第一章 应对气候变化资金需求

第二章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

第三章 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需求

第七部分香港特别行政区应对气候变化基本信息

第一章 基本区情

第二章 2005年香港温室气体清单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第四章 减缓气候变化相关政策与行动

第五章 其他相关信息

第八部分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对气候变化基本信息

第一章 基本区情

第二章 2005年澳门温室气体清单

第三章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第四章  减缓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与行动

第五章  其他相关信息

 

本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和全国性数据,除行政区划、国土面积和其他特别注明的以外,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一、国家基本情况

中国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全国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中国的地势分布西高东低,形成三个明显的阶梯,地貌类型多样,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66%。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两大特征。中国降水的时空变化显著,降雨多集中在夏季,且区域差异很大。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5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08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3%2010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41亿。2005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9‰,显著低于同期全球11.9‰的平均水平,2010年进一步下降到4.79‰。2005年中国就业人口总数75825万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之比为44.823.831.42010年中国就业人口总数76105万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之比为36.728.734.62005 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3.0%2010年提高到49.95%

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比较突出。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4937亿元,人均GDP14185元,2010GDP401513亿元,人均GDP约为30015元。2005年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2.1:47.4:40.52010年为10.1:46.7:43.2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2005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23530元,而西部地区只有9465元,为东部沿海地区的40.23%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45510元,西部地区为22570元,为东部沿海地区的49.59%2005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量中的比例为93.6%2010 年该比例已经增至94.8%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37辆,人均生活电力消费为 221千瓦小时;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13.1辆,人均生活电力消费为383千瓦小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中国农村尚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国务院成立了由多个相关部门组成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由中国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政策导向并首次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作为约束性指标,明确了2011-2015年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国家温室气体清单

2005年中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报告的范围包括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等五大领域,涉及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六种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主要采用了《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1996年修订版)和《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提供的方法,并参考了《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清单编制机构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包括排放源的界定、关键排放源的确定、活动水平以及排放因子数据的可获得性等,深入分析了IPCC方法对中国的适用性,确定了编制2005年中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具体方法,确保了清单编制方法的连续性和结果的可比性。 2005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74.6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含氟气体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0.03%12.49%5.27%2.21%200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的温室气体净吸收汇约为4.2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吸收汇后,中国2005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70.4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含氟气体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8.82%13.25%5.59%2.34%(二氧化碳当量按《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给出的各种温室气体 100年时间尺度下的全球增温潜势计算)。

2005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9.76亿吨,其中能源活动排放54.04亿吨,占90.4%,工业生产过程排放5.69亿吨,占9.5%,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活动吸收二氧化碳4.21亿吨,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55.55亿吨。2005年中国甲烷排放量约为4445.4万吨,其中农业活动排放2516.9万吨,占56.62%,能源活动排放1542.9万吨,占34.71%,废弃物处理排放382.4万吨,占8.60%2005年中国氧化亚氮排放量约为127.1万吨,其中农业活动排放约93.8万吨,占73.79%,能源活动排放13.4万吨,工业生产过程排放10.6万吨,废弃物处理排放9.3万吨。2005年中国工业生产过程含氟气体排放量约为1.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为了降低2005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估算结果的不确定性,清单编制机构在清单编制方法、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数据可获得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更为详细的方法,在统计数据缺乏的情况下,开展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并尽可能采用反映国情的排放因子。

但限于认识水平和测试手段,2005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国目前的统计体系与清单编制所要求的数据体系并不完全一致,有些活动水平指标尚未纳入统计体系;第二、通过典型调研获取活动水平数据的样本充分性受到限制;第三、采用抽样测试、实地测量等方式获取的与排放因子相关的部分参数代表性不够;第四、在一些领域由于缺少本国特定的排放因子,使用了IPCC清单指南提供的缺省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2005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4年相比呈现了较快增长的态势。从1994年到2005年,中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三种气体的排放总量从36.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增加到 68.8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增长了0.89倍;其中,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最快,增长了1.09倍,而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分别增长了0.3倍和0.5倍。应该看到,中国目前的人均排放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5年,中国人均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88吨,约为附件一缔约方平均水平的34.5%,单位GDP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下降了46%,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下降15%的水平。从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看,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从世界范围看,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从中国国情看,未来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将保持年均7%左右的增长速度,尽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节能降耗的大力推进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促进单位GDP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的不断下降,但由于工业化以及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仍将带来较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汽车与住房的合理需求。因此,总体而言,未来1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及其二氧化碳排放均将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现有观测和研究表明,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大陆地区年平均地面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了0.98℃,增暖速率接近每100.10℃,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幅度,其中20世纪20-40年代和 80年代中期以后是两段气温明显偏高的时期。除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北部气温略有下降外,中国其他地区年平均地面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西北和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大部等地区气温上升尤其显著。中国大陆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全国季节降水量存在较明显的变化趋势,其中夏季降水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大幅增加现象,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且降水量变化特征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季节降水量变化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中国大陆地区极端偏暖事件有所增多,而极端偏冷事件明显减少,气象干旱事件频率和影响范围增加。

现有多数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大陆地区年平均地面气温很可能将继续上升。上升速率在东北、西部和华北地区较大,冬季升温速率要大于夏季,最低气温升温速率大于最高气温;在多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大陆地区未来年降水量可能显著增加;在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A1B),2021-2030年中国大陆年平均地面气温相对于1971-2000年升温范围在0.5-1.5℃,到204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增加2%-4%。中国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估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受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气候模式发展水平的限制等。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未来的影响仍将以负面为主。气候变化使中国高纬度地区作物生育期延长,喜温作物界限北移,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中国东北大多数地区的生长期增加了10天左右。气候变化造成近30年中国的小麦和玉米的产量下降5%左右。气候变化导致洪涝及干旱等极端事件增多,从1950-2000年,中国农田因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平均为937万公顷,因洪涝灾害减产粮食约占同期全国平均粮食产量的3%左右。如果不采取任何适应性措施,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中国水稻、玉米和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减产。中国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其中降水量为400毫米左右的农牧交错带地区和西北的河西走廊地区是农业生产最脆弱的区域。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变化,而且未来的影响将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导致中国北方水资源量减少、南方水资源量增加,近30年来,南方地区河川径流量和水资源总量增加幅度约4%,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减少12%。气候变化导致中国洪涝、干旱等极端事件增加,尤其是近10年,平均受旱率和平均干旱成灾率分别达到了16.95%10.05%。气候变化导致中国冰川普遍退缩、湖泊萎缩,近60年来,82%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尤以青藏高原边缘山地退缩冰川所占比例最大,全国有142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萎缩,总面积减少占萎缩前湖泊总面积的12%。未来30年,中国大江大河年径流将继续呈现北方减少、南方略有增加的整体趋势,可能加剧北旱南涝的现状。中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为海河、滦河流域。

气候变暖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部分树种分布界限北移、林线上升、物候提前、林火和病虫害加剧等。与20世纪80年代前相比,近30年来,春季物候期平均提前2天,变化空间差异明显。由于气温普遍升高、降水减少,导致牧草产量普遍下降,北方的干旱化趋势是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气候变化导致中国一些湿地、湖泊生态系统退化,降水补给型湿地明显萎缩,而湖泊普遍呈萎缩、咸化状态。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已对动植物多样性、栖息地、景观多样性等产生了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将使中国东部地区各植被分布区缓慢向北推移,森林火灾风险呈上升趋势,森林的生理性病害和突发性虫害可能加剧,北方干旱地区的草原类型将会向湿润区推进,各草原类型界线将会东移,气候区域暖干化将导致湿地进一步退化,物种多样性降低。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造成中国沿海海平面呈明显上升趋势。近30年来,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6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1.7毫米的上升速率。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沿海的风暴潮灾害也愈发严重。据统计,近20年中国沿海达到橙色预警级别的风暴潮灾害达到每年3次,并呈现缓慢增加的发展趋势。气候变化加重中国部分沿海地区海岸侵蚀,辽宁营口部分岸段的侵蚀速率接近每年5米。气候变化导致海洋生物种类变化、红树林北迁、珊瑚白化等影响。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平均升高幅度约80-130毫米,并将使极值水位升高,严重潮灾重现期缩短,各三角洲将会受到强烈侵蚀,南沙海域珊瑚礁可能会停止生长。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也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高温是夏季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热浪对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造成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气候变化对虫媒传染病的影响较为明显,导致中国疟疾高发地区的疟疾传播季节延长,未来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潜在分布范围北界线将北移。

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主要包括:调整农业结构,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节水技术,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在草原牧区进一步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草原保护制度;加强防洪减淤、防旱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工程建设,强化防洪抗旱体系等制度建设;加强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等区域性防护林重点工程建设,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气候变化高风险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等;加强海岸带和沿海地区适应海平面上升的基础防护能力建设,完善和加高加固海堤等;建立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系统,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等。

中国将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主要包括: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快适应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明确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2007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目标。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作为约束性指标,并进一步要求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确保实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政府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促进经济转型和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为重要内容,强化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的导向作用。2007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国政府还出台了新开工项目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相继制定发布了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标准,采取了调整出口退税、关税等措施。“十一五”期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了2.7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增速呈现逐步回落趋势。“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二、大力推进节能降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节约能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通过完善法规标准、强化责任考核、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工程、推动技术进步等政策与行动,推动了节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2007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建立了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等重大制度。中国政府相继发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关于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等配套法规,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中国政府将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并从2007年起每年对省级政府和千家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向社会公告考核结果。中国政府制定了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财政补助等政策,加大了差别电价实施的力度。“十一五”期间,中国共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7682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亿吨、炼钢产能7200万吨、水泥产能3.7亿吨,累计推广节能灯达3.6亿只以上,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48.57亿平方米,占既有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3.1%。“十一五”期间,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6.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落实节约优先战略,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制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等。

三、积极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中国致力于构建安全、稳定、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通过完善法规标准、强化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激励等政策与行动,推动风电、核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加快发展。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9年进行了修订。2007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等。近年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核电和天然气发展的财税政策,2006年印发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下发了《关于核电行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出台了《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9 年发布了《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十一五”期间,中国各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明显增长,水电装机容量达 2.1 亿千瓦左右,年发电量为6500亿千瓦时,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包括没有上网机组),安装光伏发电组件累计达到8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使用总量达1.68亿平方米,全国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14.8亿平方米,浅层地能应用面积2.27亿平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约550万千瓦,户用沼气达到4000万户。到2010年底,中国核电装机容量为1082万千瓦,在建规模占全球的40%,天然气产量由2005年的493亿立方米增加到948.5亿立方米,井下抽采煤层气超过60亿立方米,煤层气利用量达到36亿立方米。“十二五”时期,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加强并网配套工程建设,有效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其他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四、加强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中国高度重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通过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实施重点工程造林、强化森林可持续经营等一系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政策与行动,促进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持续增长。国务院颁布了《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央财政提高了造林投入补助标准,每亩补助由100 元提高到了200元。有关部门制定和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建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十一五”期间,共计完成造林2467万公顷,义务植树117.2亿株,通过城市绿化增加城市碳汇。截至2010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18平方米。“十二五”时期,中国将继续实施保护和发展森林的政策和行动,通过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新增森林蓄积量6亿立方米,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

五、采取综合政策和措施,强化对工业生产过程、农业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中国重视对非能源部门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通过强化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政策,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对甲烷和氧化亚氮回收利用和排放治理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这些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工业生产过程,采用了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熟料等原料替代技术,高炉渣和粉煤灰等作为添加混合材料生产水泥等工艺过程,二级和三级处理法处理硝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催化分解和热氧化分解处理己二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以及热氧化法对HFC-23进行捕获和清除等措施。在农业领域,推广了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水稻间歇灌溉、优良反刍动物品种、规模化饲养管理以及沼气处理畜禽粪便等技术,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完善了城市废弃物标准,实施了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广利用了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制定了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等。“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严格控制冶金和建材行业总量扩张,在工业等重点领域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强化氧化亚氮的回收和治理技术,加快农业生物育种、高效栽培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等制度。

六、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制度建设。中国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统计和考核体系以及市场机制等。2005年有关部门制订并实施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截至2010年底,中国政府已批准了2847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其中有1186个项目已经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期注册项目总数的42.7%。中国政府鼓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并着手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08年国家统计局加强了能源统计工作,新设立了能源统计司。“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体制与机制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五、实现公约目标的其他相关信息

加强气候系统观测,推进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气候变化教育、宣传和培训工作,鼓励公众参与,提高全民气候变化意识,广泛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政府有效履行公约的重要活动。

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地基、空基、天基和海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气候观测系统。中国气象部门目前拥有由241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地面基本气象要素自动化观测网络,农业气象观测网拥有653个观测站,对作物、土壤、物候等进行观测。中国的陆地水文观测网拥有各类水文测站39800个,全国共有近40个生态试验站。中国海洋部门在近海建设了107个海洋观测站点和24个观测浮标,进行海平面上升、海洋环境异常变化监测。中国气象、海洋、水利等部门加强了气候系统观测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有关部门还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古气候代用资料。但从总体看,中国综合气候观测系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一是中国地面气候观测站布局东密西疏,台站分布很不均匀,二是综合观测能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台站观测环境的代表性受到明显影响,四是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反演的气候参数少、时间序列短。中国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气候系统观测的规划和建设,着力提高气候观测的自动化水平,加强新的国家基准气候站网建设,不断提升卫星观测能力,推进城市气候观测系统建设,积极开展气候系统观测领域的国际合作。

中国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推进相关国际科技合作。2006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优先主题之一,2007年有关部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通过实施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支撑计划,加强了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研究;通过执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推进了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技术的研发;通过实施“十城千辆”、“十城万盏”和“金太阳”等节能和新能源技术示范工程,促进了技术示范与产业化;通过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以及南南科技合作。“十一五”期间,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30亿元,累计支持项目150多项,并在气候变化的规律、机制、区域响应及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国际公认的研究成果。中国目前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基础研究滞后、综合性研究欠缺、模型工具与研究方法有待创新,缺少对应对气候变化核心技术的支撑研究。未来中国将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中国重视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与宣传,着力提高公众气候变化意识。中国将气候变化内容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普及气候变化相关内容,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早在2002年前后,有关部门相继建立和完善了“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等一批气候变化相关网站,2007 年以来有关部门每年制作中、英、法、西四个语种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宣传片和画册,自2008年起中国每年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或年度报告,阐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及最新成果。中国多次举办高规格大型气候变化会议、论坛及研讨会,2008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共同主办了“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2010年中国成功举办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绿色奥运作为主题之一,广泛开展了绿色、环保、低碳等方面的宣传实践。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推出了“绿色出行交通卡”、“世博自愿减排”、“低碳世博林”等一系列活动。近年来,中国气候变化领域的非政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宣传普及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公众参与意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学习和培训,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于2008年和2010年两次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集体学习,内容涉及“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关于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等,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确保实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围绕气候变化和中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举办学习讲座。中央党校举办“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报告会,重点对部分省部级、地厅级和中青年干部进行培训。有关部门先后举办了“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培训班”、“应对气候变化省级决策者能力建设培训班”、“地方政府官员清洁发展机制管理能力建设培训班”、“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培训研讨班”、“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能力建设培训班”等。中国积极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的对外交流和项目合作。通过在清洁能源、农业抗旱技术、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森林可持续管理、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等领域实施对外援助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2004年至2010年,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项目共115个,总投资约11.7亿元人民币。如在非洲多个国家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阿富汗帕尔旺实施水利工程修复项目、在摩洛哥和黎巴嫩进行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项目、在尼日尔实施水资源勘探及市政供水项目、在刚果(金)进行旱作物示范技术合作等等。“十一五”期间,共开展援外培训项目85个,包括非洲国家小水电技术培训班、非洲国家水土保持与旱作农业技术培训班、太阳能应用技术培训班、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发展中国家森林资源保护及其开发利用技术培训班、非洲国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研修班、发展中国家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培训班、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等。

六、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需求

资金和技术是实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必不可少的手段,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是发展中国家得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保证。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脆弱、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效履行在《公约》下的承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付出艰苦努力,也需要附件一缔约方按照《公约》的要求,在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依靠技术,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和支撑。《公约》第四条第五款明确指出“附件二所列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和其他发达缔约方应采取一切实际可行的步骤,酌情促进、便利和资助向其他缔约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转让或使它们有机会得到无害环境的技术和专有技术,以使它们能够履行本公约的各项规定”。国际社会应建立有效的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机制,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与转让。发达国家政府应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的承诺,消除技术合作和转让中存在的政策、体制、程序、资金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障碍,为技术合作和转让提供激励措施,确保广大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先进的气候友好型技术。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重大技术的需求十分强烈。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提出了主要技术需求领域及清单。

能力建设对于发展中国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公约》第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关于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必须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反映发展中国家的优先需要,在发展中国家执行,并决定公约资金机制要为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马拉喀什协定》提出了比较详细的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框架,确定了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需求的初步范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提高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能力建设需求,愿意开展务实合作,以进一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七、香港特别行政区应对气候变化基本信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是一个气候温和、资源短缺、人口密度较高、服务业高度发展、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举世知名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陆地面积1104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为23.1℃,年平均降雨量约2380毫米。2005年香港人口约为684万人,本地生产总值约为1.43万亿港元,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均21.0万港元。香港本地基本没有一次能源生产,2005年一次能源需求量约为2006万吨标准煤。

香港拥有多元化和高效率的公共交通系统,2005年公交系统平均每天载客人数占载客总数的90%。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07年成立了由环境局牵头的“气候变化跨部门工作小组”,成员包括5个决策局和17个部门或办公室。

2005年香港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及报告的范围包括: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涉及的温室气体种类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及六氟化硫。2005年香港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同时参考了《1996IPCC清单指南》、《IPCC优良作法指南》和《2006IPCC清单指南》。

2005年香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156.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吸收汇约为41.2万吨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净排放总量约为4115.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二氧化碳约为3812万吨,占总量的91.7%;甲烷约为217.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总量的5.2%;氧化亚氮约为39.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总量的1.0%;其他气体约为86.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总量的 2.1%。能源活动是香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约占总排放量的92.4%,其他依次为废弃物处置、工业生产过程和农业排放。预计未来香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保持稳定,并呈逐步下降趋势。2010年特区政府首次完成了气候变化的影响、脆弱性与适应性的评估。现有观测和评估结果表明:香港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总趋势基本一致,1885年至2009年的年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为每100.12℃;1954年至2009年香港维多利亚港海平面明显上升,平均每年上升2.6毫米;预计20902099年,香港的年平均气温将会比1980-1999年的平均值23.1℃高出约45℃,年平均降雨量在21世纪后期上升,约增长11%。香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领域分布在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建筑环境和基础设施、商业和工业、能源供应、食品供应和安全、卫生健康及水资源。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加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相关的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特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调查研究、能力和制度建设、灾害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力度。

香港一向关注减缓气候变化。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低碳运输系统、推进绿色低碳社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方面的政策和行动,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做出了积极努力。2010年特区政府就香港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及行动纲领展开公众咨询,其中包括建议制定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50-60%的自主行动目标,提出一系列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措施。2008年特区政府编制了《香港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的审计和报告指引》,还分别与两家电力公司签署新的《管制计划协议》,增加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条文,2009年特区政府推行《建筑物能源效益资助计划》,协助私人业主开展建筑物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综合审计和能源效率项目。香港在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采取了推广电动车、调整航线缩短航程以及减税等政策和措施。香港社会倡导节约资源、减少丢弃,并鼓励绿色的生活方式,每年都会拟定全港的绿化计划,并设立了23个郊野公园及17个特别地区。从19902008年,香港单位本地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43%左右。香港在加强气候系统观测与研究,开展气候变化教育、宣传和培训工作,鼓励公众参与,提高气候变化意识,拓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等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香港天文台多年来一直进行气候变化的观测及相关研究工作,香港环境保护署设立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由1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组成。2007年香港加入C40城市气候变化领导小组,2008年开展了“绿色香港·碳审计”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对其建筑物进行碳审计并执行减碳活动。2010年香港举办了“低碳之城”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和C40论坛。香港也期望在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八、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对气候变化基本信息

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是一个气候温和、资源短缺、人口密度很高、博彩业高度发展、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有名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澳门2005年陆地面积仅为28.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为22.4℃,年降水量达2133.4毫米,98%的供水来自珠江支流西江。2005年澳门总人口为48.4万人,本地生产总值为921.9亿澳门元,博彩业、金融业、酒店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为澳门主要经济支柱,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19.4万澳门元。2005年澳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为85.4万吨标准煤,其中重油占56.9%

澳门特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组织不同政府部门协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2005年澳门温室气体清单报告范围主要包括能源活动和城市废弃物处理,涉及的温室气体种类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采用了《1996IPCC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编制,并参考了《IPCC良好作法指南》。2005年澳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80.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能源活动排放占总排放量的98.3%,废弃物处理排放占总排放量的1.7%。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175.7万吨,甲烷排放总量约为1.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排放总量约为2.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分别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97.4%1.1% 1.5%

澳门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相关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澳门1901-2007年间的气温变化情况与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基本一致,100年的线性变暖趋势为0.66℃,且70年代以后变暖速率有加大趋势。澳门降水的年际变化明显,每10年降水增加量约为51.2毫米,降水最多的是70年代,其中以夏季降水增幅最为显著。未来澳门平均气温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到21世纪末气温将较1971-2000年的平均值升高1.4℃至4.1℃之间。澳门海平面平均以每年1.25毫米的速率上升,近50年上升速率更有所加大,约为每年2.2毫米。过去100年间,澳门曾8次受风暴潮严重影响,其中5次出现在近20年内。预计澳门未来因天文潮海水倒灌淹浸的程度和频率都会加剧,受强风暴潮影响的几率亦会增加。澳门近年来采取了一些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和行动,包括增加原水调度量、提升新填海造地和新建楼房地基的水平基准面、建立风暴潮警告制度等。

澳门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减缓气候变化,致力于通过采取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以及公交优先等政策与行动,推动低碳经济社会建设。2010年,在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提出“构建低碳澳门、共享绿色生活”的理念,确立澳门控制温室气体目标为到2020年单位本地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 2005年基础上降低40%-45%2007年有关部门开展了“公共部门/机构能源效益和节约能源计划”,2008年推出了为社会房屋更换走廊灯的改善照明系统计划,并正式实现了天然气代替重油发电,天然气发电比例由2008年的16.2%升至 2010年的62.1%2009年出版了《澳门建筑物能耗优化技术指引》,开展了家电能源标签的宣传推广活动,2010年推出了《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政策构想(2010-2020)》,计划将公交出行比例由 2009年的30%增加至2020年的50-55%

澳门在加强气候系统观测和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教育、宣传和培训工作,鼓励公众参与,提高气候变化意识等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澳门设有相当密集的大气和海洋观测网络,其中包括11个自动气象监测站等。澳门的气象观测历史悠久,建立了从1901-2000年的百年数据体系,为开展气候变化和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澳门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行动方案的制定工作。澳门十分注重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和教育,特区政府还将参与度较高的公众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提倡和推动的工作之一,从2007起先后举办了“《京都议定书》适澳嘉年华”、“气候变化征文比赛”、“我们的气候”的摄影比赛、“团结!齐抗气候变化”的学生绘画比赛。澳门也期望在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字体: 】 【 打印】 【 关闭
【相关报道】
网站地图 | 访问分析 | 免责声明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 2013 版权所有 京ICP 备130209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5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