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当地时间12月11日,由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和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碳交易体系建设的政策制度设计思路与进展”主题边会在中国角成功举办。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欧盟气候总司司长莫罗·佩特里西奥尼等嘉宾出席边会。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欧盟气候总司官员碧翠丝•约迪、国际排放贸易协会总裁福瑞德分别围绕“全国碳交易体系建设政策与工作安排”、“欧盟碳市场经验分享和共同建立高效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建设的思考”发表主旨演讲。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徐华清和清华大学教授张希良分别主持了主旨发言和圆桌讨论环节。

李高介绍了2019年以来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一是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二是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技术规范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与核查以及排放监测计划制定工作,进一步完善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技术方案等;三是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评估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方案;四是持续加强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组织开展了17场碳市场培训活动,各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队伍和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参训学员共6000余人次。他强调,中国将全面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各项任务目标,加快建立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点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和配额管理,进一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

中电联副理事长王志轩、国际能源署战略和创新部门主任杜大伟、亚行气候变化首席专家吕学都、清华大学教授段茂盛、BP公司全球政策研究部主任保罗•杰弗里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林辉、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杲作为受邀嘉宾,围绕碳交易体系建设的政策制度设计思路与进展展开讨论,并结合国内外碳交易体系建设经验与中国国情为全国碳交易体系建设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