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马德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适应气候变化的愿景与对策高端论坛在中国角举办

来源:     时间:2019-12-13
 

1211日上午,在马德里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5期间,来自国际组织、政府、智库的多位全球适应委员会委员、专家齐聚中国角,参加了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全球适应中心中国办公室、世界资源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角唯一一场聚焦适应气候变化的主题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愿景与对策高端论坛”,共议全球适应气候变化的愿景、挑战与对策,呼吁国际社会重视适应气候变化,把适应放到公约进程和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位置。


致辞环节由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主持,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女士致辞。赵英民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有效适应气候变化、保障社会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他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把适应气候变化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并愿同有关各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交流与合作,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图为赵英民在适应气候变化的愿景与对策高端论坛致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女士感谢中国政府举办本次适应气候变化论坛,赞赏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她指出,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为自然生态系统带来风险,同时为人类经济社会带来不利影响,适应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紧迫挑战。她呼吁加强绿色气候基金筹资,为发展中国家制定适应规划、实施优先适应行动提供支持。




图为埃斯皮诺萨女士在适应气候变化的愿景与对策高端论坛致辞


主旨发言和圆桌讨论环节由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徐华清主持。全球适应中心首席执行官Patrick Verkooijen教授从认知、规划和投资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快适应气候变化的途径,并提出政府应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发挥主导作用。世界资源研究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ndrew Steer先生通过数据和案例说明了适应气候变化投融资具有高经济收益,提出从2020年到2030年,在全球早期预警系统、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水资源管理等五个领域共投资1.9万亿美元可以带来约7万亿美元的净收益。英国环境署署长Emma Howard Boyd女士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愿与中国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合作的意愿。适应基金主任Mikko Ollikainen先生介绍了适应基金已投入的7.2亿美元、100个适应项目情况,包括减少灾害风险、食品安全、农业、水资源管理、农村发展等多个领域。全球环境基金(GEF)首席执行官Naoko Ishii女士提出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兼顾减缓与适应目标,将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规划有机整合,并要发挥商业部门在适应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圆桌讨论环节,五位专家分别从投融资、科技支撑、实施路径、城市行动、认知与规划等方面交流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经验与进展,分析了推动适应工作的挑战与对策。亚洲开发银行气候变化首席专家吕学都介绍了亚行对项目进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采取适应措施的经验,并从把气候金融纳入规划目标和提高认知水平两方面提出建议。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黄晶主任提出了通过科技支撑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水平的建议:通过技术先导开发针对不同领域的适应技术,通过综合集成形成跨领域跨行业的协调,通过整体推进将技术、制度、市场相结合起来。中国农科院适应创新团队首席许吟隆教授提出了从科学认知到适应措施的实施路径:通过气候资源利用、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转型,来应对气候变暖趋势、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社会经济后果。C40全球治理与伙伴关系主任Andrea Fernandez博士提出“气候风险是本地问题”的理念,介绍了C40推进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经验和在中国开展气候行动规划项目。世界资源研究所全球气候适应项目副主任Rebecca Carter博士从提高认知、制定规划、加强融资等角度分享了经验和看法,提出规划向实施方案转变的过程中六个方面关键要素。




图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愿景与对策高端论坛 活动后合影 


 
 
【字体: 】 【 打印】 【 关闭
【相关报道】
网站地图 | 访问分析 | 免责声明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 2013 版权所有 京ICP 备130209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5806号